網頁

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

台灣高雄元亨寺菩妙長老圓寂 信眾連九日念佛回向





台灣高雄元亨寺菩妙長老圓寂 信眾連九日念佛回向
長老荷擔如來家業 成立念佛會、興建大雄寶殿
創辦佛學院 注重僧伽教育 為時人敬重 享壽89
台灣高雄市元亨寺前任住持菩妙長老於2009年一月十三日晚上六時十五分圓寂,享壽八十九,僧臘七十三,戒臘五十五。元亨寺表示,菩妙長老於十四日入斂,信眾也將連續九日念佛回向台灣高雄元亨寺菩妙長老圓寂 信眾連九日念佛回向。
專修淨土法門
菩妙長老,俗名劉雄,高雄縣人,一九二一年出生,一九三七年禮台南竹溪寺眼淨法師披度出家,法名悟全,號菩妙;一九四七年,在大崗山閉關三年;一九五五年在台中寶覺寺受具足戒;此後在埔裏觀音山、楠梓慈雲寺閉關三年,專修淨土法門,深通念佛三昧。
1964年高雄元亨寺管理人林張枝居士,因體弱無法料理寺務,乃由林金枝、賴源海延聘菩妙法師繼任住持,並於當年8月15日中秋節舉行晉山大典,典禮中,菩妙長老表示他有三個心願,—、成立念佛會,二、興建大雄寶殿,第三、創辦佛學院這三個心願,這三個心願在當時社會背景與元亨寺的條件而言,都是非常艱巨。
元亨寺在1973年重建大雄寶殿時,挖掘出乾隆37年(1772)石碑一塊,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。碑中記載本寺曾於光緒17年(1891)毀於祝融,後經多次變遷,始從山麓遷移至現址(舊殿址),改寺名為元亨寺。1926年住持頒吉法師商請地方善信集資重建,額署「打鼓岩」。而今高雄的鼓山區舊稱打鼓岩。
根據史科記載,元亨寺乃清乾隆8年(1743)由經元大師所建,時稱「元興寺」。而據乾隆37年石碑所載,「第一代住持參公、二代成公、四代香公」等記載之推算,從第一代算起,元亨寺的歷史至少300年以上。
首次起建49天佛七
在他的主持與教化下,1964接任當年十一月就成立了「元亨寺念佛會」,至今數十年不曾間斷;一九六七年七月,購得與元亨寺連接的兩甲多山坡地,作為興建大雄寶殿之用;一九七一年三月整地,一九七二年申請建築執照,並再購得鄰接山坡地三千多坪,開始了歷時十餘年的建殿工程,大雄寶殿終於於一九八四年竣工啟用,在舉行落成典禮後,起建彌陀佛七連續四十九天,每位法師主持七天,並開示念佛法門、修持要義,可說是臺灣首次最長的佛七法會。
創辦佛學院的心願,也於一九九○年實現,禮請以辦僧教育著名的演培法師任院長、會寬法師為副院長。在元亨佛學院未創設前,向來注重僧伽教育的菩妙長老就送僧眾就讀其他寺院的佛學院,甚至資助學僧出國深造,所以寺中僧眾求學風氣很盛。 菩妙長老一生淡泊名利,持戒精嚴,專修淨土,老實念佛,處事謙和,為時人所敬重。在修持上,開示學人首重老實修行,並倡導念佛法門,其任內經常禮請高僧大德定期舉辦講經法會。
漢譯南傳大藏經
在文化教育方面,一九八九年發行「妙林雜誌」;一九九○年更集聚多方信士,倡譯南傳大藏經十冊,聘請吳老擇居士擔任編譯,是臺灣佛教史上第一部《漢譯南傳大藏經》,已出版流通。 菩妙長老一九八三年當選高雄市佛教分會理事長,任內積極推動會務,配合政府政策,改善社會風氣、淨化人心,獲高雄市政府獎勵和肯定,受頒全國全體教忠教孝績優團體獎,並籌畫購置永久會館,為募化而舉辦法會等活動,最後不足之數由他全額補足,終於實現一百五十坪的佛教會館作為推展法務之永久會址。
獲好人好事代表
興辦教育、文化、慈善公益事業上卓有佳績的菩妙長老,一九九二年當選全國好人好事代表,其所領導的「慈仁文教基金會」,一九九四年經教育部推薦,從四百六十八個基金會脫穎而出,成為十名績優單位之一。
元亨寺自菩妙法師晉山四十年來,以他樸實老修行的作風,贏得僧俗四眾弟子普遍的崇仰;法師春風化雨,慈悲度世,不知攝受了多少眾生。他個性樸實,演培大法師稱之為老實和尚,他形容菩妙老法師:「他的老實,不是偽裝成的,而是極其自然,不論誰見到他,就知他是老實和尚,自然對他生起敬意,因他老實頭陀的樣子,在他全身都可看出,所以他能做到不言而化!」誠然,據知菩妙老法師現在信徒十餘萬,不但自動來求皈依,而且遍佈全世界及台灣各地。
綜觀菩妙長老平生,克己克儉,教化世人,虔修福慧、闡教弘法,數十載為法為人,普利錙素二眾,成就菩提道果;數月前因病住院,十三日法眷為他念佛祈福,唯他娑婆緣盡,安詳示寂,祈願長老乘願再來,廣度有情,同成佛道。